Saturday, July 22, 2017

異位性皮膚炎:寫給新手父母的圖解察覺指南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的診斷需合乎搔癢(pruritus)、典型分布(typical distribution)、慢性病程(chronic course)、以及異位性體質(atopic diathesis)等要件。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是嬰幼兒常見的濕疹之一,在台灣的研究顯示台灣人有6.7%有異位型皮膚炎,嬰幼兒得到這種病的比例又更高,可以從8%-20%(參1)。既然這樣,早點察覺這種疾病,給予適當治療是最重要的事。

過去皮膚科的教科書都會教大家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要件包括搔癢(pruritus)、典型分布(typical distribution)、慢性病程(chronic course)、以及異位性體質(atopic diathesis)


異位性體質包括食物過敏(年幼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或氣喘,有其一就可能是異位性體質。此外也和父母的遺傳有關,可以間接從父母狀況來猜測一般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有異位性體質,小孩有50%的機會有異位性體質;如果兩人都有,小孩有80%的機會異位性體質。


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要件雖好,但對於大部分民眾與家長而言實在太文言了。因此筆者試圖用大家能懂的方式來說明察覺哪些徵兆時要考慮異位性皮膚炎。


嬰兒(<1歲,infant)的察覺指南


異位性皮膚炎出現的時間可以早到2到3個月大,但3個月之前一定要另外考慮脂漏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在嬰兒身上變容易出現(下圖):

  • 好發於頭皮、臉部(尤其臉頰)或其他易受摩擦的部位,例如手肘與膝蓋=「典型分布」 
  • 乾燥、脫屑、會癢的皮疹,也可能會起水泡、流湯或結痂 
  • 病人會磨蹭其他物品或睡不好(搔癢) 
  • 出現各種皮膚感染(例如膿痂疹) 


摩擦與異位型皮膚炎的產生有關。由於小朋友爬行的方式變化很大(請看強者我學長:小兒科專科楊為傑醫師寫的這篇),因此除了頭臉比較固定會發之外,其他部位會因人而異。並非所有嬰兒都用膝蓋與手肘爬行,意味著這些地方也不一定會發病。

跟脂漏性皮膚炎的差異可以看尿布包覆處病程、與皮膚皮屑質地


孩童(1歲~青春期,children)的察覺指南


異位性皮膚炎在孩童身上容易出現(下圖):

  • 好發於全身皺摺處(肘窩/膝窩/屁股/小腿/脖子/手腕/腳踝)等處=「典型分布」 
  • 皮疹會癢、會脫屑 
  • 慢性的皮疹還會出現 

  1. 持續的搔癢 
  2. 凸起的毛囊,像不會消的雞皮疙瘩 
  3. 膚色變黑或變白(發炎後色素沉澱/脫失) 
  4. 皮膚變厚、像皮革一樣(乾、粗、厚) 
  5. 長出一顆顆結節 

一歲之後的小孩幾乎都不會再出現脂漏性皮膚炎,因此只要一直抓癢,排除疥瘡、接觸性皮膚炎、黴菌感染等搔癢因素,就要懷疑是異位性皮膚炎。

當然,本文無法取代真正皮膚科醫師的臨床診斷。如果觀察到上述徵象或小孩有表現/說出上述症狀,建議要找皮膚科醫師確診與治療。未來筆者會再進一步介紹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與一些新發現。




想知道其他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的原則、方法、與成效,歡迎持續追蹤本blog文章。

參考資料

1. 台北市醫師公會,2012年56卷第二期,52-55頁
2. https://www.aad.org/public/diseases/eczema/atopic-dermatitis#symptoms
3. 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8th Edition. 
4. Dermatology(Bolognia), 3rd Edition. 

本文的QR code,歡迎大家分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